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流程
2016-4-18 0:0:0 wondial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流程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流程设计业务外包是建立在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是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的关键环节,基本程序为:确定业务外包关键控制点;明确业务外包控制目标;提出业务外包控制措施;设计业务外包控制证据;完善业务外包相关制度;绘制业务外包控制流程图;编制业务外包控制矩阵。
1、设计关键控制点。企业在构建与实施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针对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并编制控制要点表。确定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是件很困难的事,要依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也因人们的专业判断而有所差异。《业务外包指引》重点对承包方选择、业务外包实施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2、设计控制目标。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的主旨是要保证业务外包合法、安全、有效、可靠,从而有效控制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目标应根据识别出来的业务外包具体风险来设计,不能固定化、模式化。
3、设计控制措施。企业在构建与实施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强化对业务外包控制点,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业务外包控制措施要与业务外包相融合,嵌入到业务外包流程当中。
4、设计控制证据。为使业务外包制度能够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必要的表单,为业务外包过程留下控制证据。业务外包相关表单很多,包括技术协议书、外包加工协议、规划试验大纲、咨询合同或协议等。
5、优化控制制度。企业业务外包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套新建的独立制度,而是将内部控制思想嵌入到业务外包管理制度中去。业务外包制度的数量及内容因企业而不同,从务实角度考虑,不宜过多,可制定一套统一的业务外包控制管理制度,其中至少应明确调查评估与审批、执行与监控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
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范围分为:可以、不可以、优先、避免。方式和条件分为:整体和部分,生产、销售、研发、,无中介和利用中介服务等。程序和实施包括:规定业务外包战略制定、业务外包决策与执行等的流程。
二是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企业应当实行业务外包归口管理制度,根据业务外包中职能的不同,指定归口管理部门,对业务外包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应当建立业务外包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业务外包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其中至少包括:业务外包的申请与审批;业务外包的审批与执行;外包合同协议的订立与审核;业务外包的执行与相关记录;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三是强化业务外包全过程的监控,防范外包风险。企业应从外包策略制定、承包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到业务外包的实施、实施中的监督、业务外包的核算,直至最后的验收,都应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环节。
6、绘制控制流程图。业务外包控制流程图应根据业务外包流程、风险点、控制点及相关控制措施,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来绘制,尤其是应把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流程和业务外包流程整合在一起,并在图中标示风险点和控制点。
7、编制控制矩阵。业务外包控制矩阵是对业务外包流程图中风险点、控制措施和控制证据等要素的详细说明与描述,是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结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手册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上述工作综合汇总。
本阶段设计工作成果是形成《业务外包控制控制要点及关键控制表》、《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目标表》、《业务外包内部控制措施表》、《业务外包控制证据表》、《业务外包制度完善建议表》、《业务外包控制流程图》、《业务外包控制矩阵》等。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相关阅读
- 登录T3提示运行错误48 无法找到文件 getAccossmode 卸载软件重新安装 T3卸载不掉怎么办2019-5-10 7:0:0
- 用友T3用友通系统重装后,没有账套备份,如何恢复账套2019-4-29 8:0:0
- 用友T3用友通年度结转后,库存期初查询不到数据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年度结转之后新打印不能使用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年度结转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年底建新年度账时提示不成功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已经超过使用年限,仍计提折旧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已开发票未收款的数据结转不到下一年度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已备份数居库的磁盘上结构版本为611,服务器支持版本为5392019-4-23 8:0:0
- 用友T3用友通已减少的资产删除不了2019-4-23 8:0:0
最新信息
开具增值税发票九大要点 开具增值税发票九大要点 1、防止产生滞留票。转型后,一般人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被排除在允许抵扣范围之外。需要提醒纳税人关注的是,不管购进的固定资产能否抵扣进项税额,均要求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取得专用发票后必须到主管国税机关进行认证,防止产生滞留票。 2、开具专用发票的时间。纳税人务必按规定的时限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提前或滞后,如采用预收货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采用赊销及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为收到委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将货物作为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将货物分配给股东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3、使用期限。凡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必须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正常经营的一般纳税人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没有规定使用期限,但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纳税人必须及时缴销包括空白专用发票和已使用过的专用发票存根联;一般纳税人发生转业、改组、合并、分立、联营等情况,也必须在变更登记的同时,缴销包括空白专用发票和已使用过的专用发票存根联。 4、抵扣期限。一般纳税人认证通过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抵扣时间仅限于当月,且必须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对于上月认证通过的专用发票如果上月没有申报抵扣,通常情况下在本月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一般纳税人将外购货物作为实物投资入股,或是无偿赠送给他人,如果被投资者或是受赠者是一般纳税人,可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被投资方,或者根据受赠者的要求开具专用发票。 5、商品不能开票。零售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品)、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的规定仅限制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这里不包括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销售免税货物通常也是不准开具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没有领购使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权利,也不在限制范围内,如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用发票时,应填写代开专用发票缴纳税款申报单,连同税务登记证副本,到主管税务机款征收岗位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全额申报缴纳税款,同时缴纳专用发票工本费;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法的小规模纳税人在正常申报情况下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每月开票金额大于应征增值税税额的,应以开票金额数为依据征收税款,并作为下一年度核定定期定额的依据;如每月开票金额小于应征增值税税额的,则按应征增值税税额数征收税款。 6、丢失处理。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7、何时开红字发票。因开票有误购买方拒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方必须在专用发票认证期限内向主管国税机关填报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填写具体原因以及相对应蓝字专用发票的信息,同时提供由购买方出具的写明拒收理由、错误具体项目以及正确内容的书面材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凭通知单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8、退货处理。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让以及开票有误等情况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视不同情况分别按以下办法处理:发生销货退回或销售折让的,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于购货方在一定时期内累计购买货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销货方可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后将该笔业务的相应记账凭证复印件报送主管国税机关备案。 9、保管期限。一般纳税人必须将经税务机关认证相符、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记账凭证进入账务处理,不得擅自退还给销售方,并按规定将税款抵扣联装订成册,进行妥善保管,保管期限为5年,保存期满后报经主管国税机关查验之后销毁。一般纳税人销售的货物,由先征后返或即征即退改为免征增值税后,如果其销售的货物全部为免征增值税的,应按规定上缴结存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领购和使用专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