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中外籍雇员个人所得税合规与筹划

2016-2-25 0:0:0 wondial

中外籍雇员个人所得税合规与筹划

中外籍雇员个人所得税合规与筹划

  纳税居民和中国全球税
  怀特先生是美国公民,他长期担任B的CFO一职。他在中国买了服务式公寓,并与一名中国公民结婚。他非常担心他会成为中国的税收居民,因而使国内外所得都缴纳中国税收。
  在什么情况下,会使一个外国人成为中国税收居民呢?婚姻和买房子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吗?
  从中国税务局的实践来看,只有当外籍人士取得了中国的国籍、户口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属于中国的纳税居民。购买房屋,与中国籍配偶缔结婚姻不能排除家庭、经济利益关系仍在境外的可能,因此不会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
  在中国的全球税是什么意思?如怀特构成中国税收居民,他从境外取得的如股票、债券和房租等收入均应在中国纳税吗?
  当外籍人士未成为中国的税收居民时(作为非居民),他仅需就中国境内所得在中国纳税。而中国的税收居民需就中国的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在中国纳税。境外的股票、债券和房租属于境外所得。因此当该人士成为中国税收居民之后,上述收入都必须在中国申报纳税。
  成为中国税收居民需要连续五年在中国停留满一年,第六年起便需要承担上述义务。
  如何避免成为中国税收居民?史密斯先生和他的雇主事先应该做些什么?现在有什么补救措施吗?
  中断史密斯先生成为中国税收居民的方法:
  ① 如果在华未满5年,应离开中国连续超过30天,或累计离开中国超过90天。
  ② 如果在华已满5年,应第六年在境内停留时间少于90天。

  薪金及投资收益
  怀特先生已经选定他的全部工资以人民币形式支付。他用从海外汇入的现金买了他的第一套公寓,又用人民币在中国购买了另外两处房产。他的妻子投资创业板并赚取了几百万人民币的利润。最近,夫妇俩决定出售在中国的所有资产和移民回美国养老。
  怀特先生是否有可能合法地将收益与现金汇出中国?
  1. 经常项目的汇出,应参考汇发[2007]1号《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个人年度总额内的结汇和购汇,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
  超过年度总额的,经常项目项下按本细则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办理,资本项目项下按本细则“资本项目个人外汇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经常项目个人外汇管理
  第十三条境外个人经常项目合法人民币收入购汇及未用完的人民币兑回,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在境内取得的经常项目合法人民币收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相关证明材料(含税务凭证)办理购汇。
  2. 资本项目的汇出,应参考汇发[2007]1号
  第二十条 移居境外的境内个人将其取得合法移民身份前境内财产对外转移以及外国公民依法继承境内遗产的对外转移,按《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境外个人在境内买卖商品房及通过股权转让等并购境内房地产企业所涉外汇管理,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办理。
  3. 汇出购房款,应参考汇发[2006] 47号
  第五条 境内分支、代表机构和境外个人转让所购境内商品房取得的人民币资金,经商品房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外汇管理部审核确认以下文件后,方可购汇汇出:
  (一)购汇申请书;
  (二)商品房转让合同;
  (三)房屋权属转让的完税证明文件。
  4. 移民转移(对于怀特先生的中国籍妻子),应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 第16 号。所需资料包括:
  A 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申请移民转移的原因;财产收入来源和财产变现的详细说明等。
  B 由申请人本人签名的《移民财产对外转移申请人情况表》。
  C 由申请人或其代理人签名的《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外汇业务申请表》。
  D 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
  移居外国的,应当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中国户籍注销证明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或认证的申请人在国外定居证明。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定居的,应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内地户籍注销证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居民身份证以及回乡证或者特区护照。
  E 申请人财产权利证明文件。如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房地产买卖契约或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以及其他证明文件。
  F 申请转移财产所在地或收入来源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税收证明或完税凭证。
  G 外汇局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申请人办理第2次(包括第2次)以后资金汇出的,需提交所在地外汇局向申请人出具的批准复函、申请人前1次办理汇出时所在地外汇局核发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以下简称“核准件”),向原批准地外汇局申请购汇、汇出核准。委托他人办理的,还需提供委托代理协议和代理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协议、相关财产权利证明,未经公证的,应当进行公证。

  针对不同派遣人员的区别考虑
  A集团为美国上市公司,B公司为A集团在华的WOFE,A向B派遣的的外籍人士有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1:经常出差 - 在中国工作的天数在任何连续的12个月内都少于183天(183天门槛)
  类型2:经常出差 - 在中国工作的天数超过183天
  类型3:常驻中国的全日制工作者
  此外,B计划派遣一些中国员工到欧洲关联公司工作两年。考虑到这些人的中国税务状况,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担心过高的税负和不公平的待遇会影响员工的士气。
  问题1:针对这几种类型的人有哪些税务考量?
  问题2: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来减少冲突和管理期望?
  问题3:针对上述类型的雇员,有何种常见的税收筹划方式?
  针对派遣人员应当考量如下因素:
      
  对于外籍来华人员,我们可以为他们做如下事宜:
  1. 协助享受免税优惠
  详情请参见铂略咨询制作的报告《Linked-F外籍雇员个税免税项目详解》,《Exemptions Given to Foreign Individuals on Individual Income Tax》。铂略会员可直接在官网点击下载。
  2. 协助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外籍人士在华纳税义务请参见 《Linked-F 派遣人员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速查表》。铂略会员可直接在官网点击下载。
  如表中所示,中国与非居民的所在国之间有协定的,按协定处理(一般为“183天”);②无协定的,为90天(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即,如果该外籍人员入境不满183天,工资全部由境外企业发放和承担,也不涉及常设机构问题的,则不需要在华纳税。享受此待遇需要根据该外籍人士国籍选择对应的税收协定进行申请,如不申请的,则只能按90天处理。备案程序请参照 国税发[2009] 第124号。
  3. 短期与长期的来华人员区分
         
  4. “走出去”的中国员工税务合规
  中国籍员工属于居民纳税人,应对全球收入在华申报纳税。
  根据 国税发[1998]126号 第四条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外,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第八条 纳税人受雇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并派往境外工作,其所得由境内派出单位支付或负担的,境内派出单位为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税款由境内派出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其所得由境外任职、受雇的中方机构支付、负担的,可委托其境内派出(投资)机构代征税款。上述境外任职、受雇的中方机构是指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政府部门所属的境外分支机构、使(领)馆、子公司、代表处等。
  第十条 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凡有外派人员的,应在每一公历年度(以下简称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外派人员情况。内容主要包括:外派人员的姓名、身份证或护照号码、职务、派往国家和地区、境外工作单位名称和地址、合同期限、境内外收入状况、境内住所及缴纳税收情况等。
  第十一条 依本办法第九条规定需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30日内,向中国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所得来源国与中国的纳税年度不一致,年度终了后30日内申报纳税有困难的,可报经中国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在所得来源国的纳税年度终了、税款结清后30日内申报纳税。
  第十四条 纳税人在境外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能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的,准予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抵扣。
  根据 国税发[2006]162号
  第二条 凡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第十一条 (二)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向中国境内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走出去企业员工常见问题
  问题分享
  - 海外派遣期间工资依然由境内企业发放,境内企业的每月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是否可以免除?
  不可以。中国和海外的关联公司往往为个人进行按月申报纳税并扣缴,而个人会因此产生双重征税的情况。
  - 不能免除扣缴义务的情况下,多缴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是否可以申请退税?
  如果在境外年度终了后清算税款完毕才在中国完税的,那么可以将境外的税款用来抵扣中国的税款。因此建议在中国的纳税应当在境外的年度终了,税款清算完成之后再进行。因为在中国退税是非常困难的。
  - 地方主管税务局对于个人年度汇算清缴的要求如何?
  可以在户籍地和经常居住地中择一申报。申报时要求填写境外收入。目前实践上对于境外支付的工资中国税务局没有途径了解到,除非企业和个人自行申报,但未来是一个趋势。
  - 海外派遣期间,个税有哪些筹划空间?
  非常遗憾,中国目前对中国籍外派人员没有税收优惠,也较为缺乏相应的筹划空间。只能通过税负平衡和税负保护安排进行。
  以下是对税负保护安排和税负平衡安排的图例
             
  两份劳动合同
  B公司新聘请的生产经理马先生向财务部提出通过两份合同节税的想法,即与香港关联公司C签订一份月薪港币25,000元工资的香港雇佣合同,同时与大陆公司B签订一份月薪10,000元人民币的中国内地雇佣合同。他认为,出具这份中国内地的雇佣合约,可以帮助他节省在国内的税收。
  1. 如果马先生是香港籍雇员,境内停留时间对个税计算方式的影响
  应税范围如下:

  2. 个税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3. 对于马先生的新安排
  对于马先生,如果他符①合两地兼职,②签订两份劳动合同,③在两地往返,④工资薪金由两地分别支付和承担的前提条件,那么他可以享受“破天报税”的优惠,即允许在报税时按照(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的比例报税。因此如果进行了合理安排,那么对马先生的税务影响如下。
     
  4. 实践中税务局对破天报税纳税人的具体要求
  对于采用“破天”申报的外籍个人,主管的地方税务局通常要求如下条件能够同时满足:
  先决条件:他/她在中国任职期间同时在另一家境外的公司任职,并且与境内、境外公司同时签有两份分别界定其在境内外公司的不同职位和不同职责的雇佣合同/协议;
  他/她需要每年在中国境外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完成其在境外的工作职责(在实际操作中,主管地税局通常以该外籍个人是否在一个自然年份中在中国境外逗留超过90天为判断标准) ;
  他/她的与境外任职相关的工资、薪金所得的相关费用不应由境内公司承担。
  5. 天数的计算
  在计算外籍人人员在华停留时间是否满90天/183天时(根据 国税发[2004]97号):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上述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在计算破天计税的当月境内工作天数时,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在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25号)第一条的规定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6. 马先生的个税计算示例
  前提:马先生的安排符合破天报税的所有先决条件;马先生于某特定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停留105天;其个人所得税由本人负担;以2013年11月为例,其当月在境内实际停留天数为16日。
  步骤一:10,000+25,000 = 35,000
  步骤二:35,000-4,800 = 30,200
  步骤三:30,200 x 25% - 1,005 = 6,545
  步骤四:6,545 x (16 / 30日) x (人民币10,000 / 35,000)=997
  7. 马先生的个税申报处理    
           
  8. 如果马先生为中国籍员工
  马先生年度工资薪金收入总额RMB 420,000,境內年度汇算清缴计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为RMB 82,440。
                  
  9. 马先生为中国籍或香港籍的区别
  马先生是中国籍或香港籍是否会对判定产生影响?这种想法可行吗?如果不可行,为什么?
  如果马先生为中国籍,那么由于中国居民纳税人需要就全球收入纳税,因此该筹划不会起到节税效果。
  如果马先生为香港籍,如上所述,会产生一定节税效果。但需要注意,拆分的工资需要与马先生的境内停留时间相匹配。例如,按照(10,000元/2,5000元)的比例,马先生在香港和大陆的停留时间应大致符合(104天/261天)。
  10. 工资支付/垫付方式的选择
  境外公司A向境内公司B派遣雇员;由A、B和雇员三方签署派遣协议;A与雇员签订雇佣合同已办理雇员在境外的社保等;B为雇员办理境内签证;B为雇员的经济雇主,指挥雇员工作,承担工作的责任和风险。
  操作方法一:
  由B企业全额支付派遣人员的薪酬福利
  如由B企业100%直接向外籍人员支付工资,有以下利弊(见下图)
            
  操作办法二:
  由境内接收企业以报销代垫费用的名义完成向境外派遣企业的支付
  由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19号,为避免此类雇员被判定为经济雇主为A公司,产生常设机构风险。企业需审阅、修订派遣安排,完善文档纪录以证实派遣安排与代垫费用的实质。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滁州市会计从业在什么地方考,有什么要求-

滁州市会计从业在什么地方考,有什么要求- 滁州市会计从业在什么地方考,有什么要求?''
可以登录当地的会计信息网查看相关详细信息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在当地进行,由当地财政局主办。
一般在当地地级市财政局组织会计从业考试
当地财政局报名,初中以上学历就可以报会计从业考试了

T+报表数据存放在哪个表中-

T+报表数据存放在哪个表中- T+报表数据存放在哪个表中?[]

您可到社区—更多—增值应用—下载T+数据库字典进行核对,温馨提示:如需操作数据库请先进行账套备份。

热点文章

新闻资讯

  • 【新年首签】天津用友&通广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新年首签】天津用友&通广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天津用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用友)和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广集团)就企业信息化建设事宜进行战略签约。

    参加此次会议有天津用友总经理赵永春,天津用友副总经理王成岩、通广集团副总经理马严、通广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尹刚、七一二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门国梁、七一二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黄建尧等。

    image

  • 会计职场堪比宫斗剧

    会计职场堪比宫斗剧

     近几年,各种宫斗剧火爆,《甄嬛传》《芈月传》等等都脍炙人口,许多人经常打趣自己像某个人物,若是在古代能活到第几集。让人不禁想起,会计职场又何尝不是一场宫斗,每天要察言观色,明了领导的内心,就像后宫谁也不敢惹皇后一样。但当你坐上领导位置的时候,盯着你的眼睛就会很多,稍有不慎就会被取代。就像后宫的嫔妃一样,就算坐上了皇后的位置也要时刻担心有没有人觊觎。

    image

知 识 库

  • 浅议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

    浅议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

    浅议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浅议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

      一、电算会计中借贷记账法是否不适用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减,而“贷”既可以表示减,也可以表示增,卢卡?帕乔利提出的复式借贷簿记方法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正是因为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锱铢必较、泾渭分明的科学原理。尽管我国会计实务也曾一段时间对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情有独钟,但最终仍达成共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账法。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
      从长远来看,随着原始凭证的逐步电子化,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势在必行,届时,何种记账方法使自动生成更可行,当然要根据其科学性而定。智能软件的设计凭借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思维与推断,而经过了数百年磨练的借贷记账法,无疑是未来智能专家设计会计软件的最佳选择。当然,一味否定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也是错误的。在计算机之中,当采用增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编写一段简短的程序将其转换为借贷记账法下的相应记账凭证。其转换的主要依据是各该科目的记账符号与所属科目类别。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为例,在增减记账法下,增记“现金”,减记“银行存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对资产类科目,其增加就转换为“借”,其减少就转换为“贷”。依此,也可将借贷记账法下的凭证转换为增减法下的凭证。

      二、“反结账、反记账、取消审核”的可行性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在电算会计之中,记账错误和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仍然在所难免。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作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 用友t3账套每月备份

    用友t3账套每月备份

    用友t3账套每月备份

    用友软件提供两种备份方式:手工备份和自动备份,下面我们讲解这两种方式的备份账套数据操作步骤(T6和U8与T3备份恢复方法相同,此处以T3为例):

    ㈠、手工备份

    1、先在硬盘上建立一个空文件夹

    打开我的电脑(双击)D(或E、F)盘,(空白处右击右键)新建文件夹,把这个新建的文件夹,改名为如用友数据手工备份。(双击)打开用友数据手工备份,(右击)出现新建文件夹,把所新建的文件夹改名为当天的备份日期如2016-12-16后退出

  • 最新文章排行
  • 热门文章排行

管理软件

  • T3卸载就会跳到安装界面去,用360工具也卸载不了。请问这种情况哪位老师遇见过,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谢谢、在线等。

    T3卸载就会跳到安装界面去,用360工具也卸载不了。请问这种情况哪位老师遇见过,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谢谢、在线等。

    T3卸载就会跳到安装界面去,用360工具也卸载不了。请问这种情况哪位老师遇见过,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谢谢、在线等。 T3卸载就会跳到安装界面去,用360工具也卸载不了。请问这种情况哪位老师遇见过,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谢谢、在线等。[]

    备份好账套,这种情况只能强制删除了,请备份好账套之后,停止数据库服务和T3产品服务,自动备份服务;然后删除T3安装路径以及C盘下ufcomsql文件夹,然后使用360清除无用注册表,最后重启电脑即可;

  • 用友T3无法补录现金流量项目,流量按钮为灰

    用友T3无法补录现金流量项目,流量按钮为灰

    用友T3无法补录现金流量项目,流量按钮为灰 用友T3无法补录现金流量项目,流量按钮为灰

    指定了现金流量科目,增加了项目大类,想补录现金流量项目,点开凭证,流量按钮为灰色,无法补录。反记账之后没有反审核,从审核凭证的界面点开,流量按钮就为灰色,只能点退出。1.反记账后的凭证还要反审核,用审核人的操作员重新登录软件;2.总账-凭证-审核凭证-选中月份,点确定-随意双击点开一张凭证-审核-成批取消审核;3.再用记账人的操作员重新登录软件,点开填制凭证,“流量”按钮就可以点了。如有其它问题,请在下面回复疑问,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帮助您解决问题。同时您也可以联系用友畅捷通专业服务商-用友天龙瑞德。用友天龙瑞德专业销售用友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维护用友T3用友T6用友U8畅捷通T+。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联系电话:010-59798025。网址:http://www.kuaiji66.com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