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对入库材料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2016-4-5 0:0:0 wondial小企业对入库材料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小企业对入库材料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小企业对入库材料按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小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实际成本,借记“材料”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实际成本和增值税额,借记“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原已记入“在途物资”科目的材料或商品,在验收入库时,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例:A公司为从事工业生产的小企业。某日购入甲种原材料5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元,装卸费用2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及运输费用等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如果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由于运输费的7%可在税前扣除,所以:
该批甲材料的入账价值=50×1200+6000×(1-7%)+2000+1800=69380(元)
借:材料 69380(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620
贷:银行存款 80000
②如果A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
该种材料的入账价值=50×1200+10200+6000+2000+1800=80000(元)
借:材料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小企业发给外单位加工的材料,按实际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材料”科目。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委托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3)投资者投入的材料,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记“材料”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两者之和,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被投资企业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将增值税额计入材料成本,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例:B公司是被核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接受某自然人以燃料投资入股,投资各方确认的投入燃料的价值为250000元,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42500元。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材料 2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500
贷:实收资本 292500
(4)小企业接受捐赠的材料,如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材料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材料”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银行存款”等科目;接受捐赠小企业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将增值税额计入材料成本,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银行存款”等科目。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相关阅读
- 浅议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帐套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数据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账套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导入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导出总账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导出账套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年度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恢复备份2019-4-23 8:0:0
最新信息
本科毕业论文:x物流公司质量管理方案体系构建 应该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x物流公司质量管理方案体系构建 应该怎么写?x物流公司质量管理方案体系构建 ?应该大概从哪些方面着手和x物流公司物流质量管理方案体系构建的区别
养老金真的并轨了吗? 养老金真的并轨了吗? 国务院发布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舆论一通欢呼,说养老金“双轨制”终于并轨了,这块几十年难啃的“硬骨头”终于给啃下来了。 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改革,真的让养老金并轨了吗?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吗?事实恐怕没那么简单和乐观。
这个改革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后,给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群体带来的变化是:第一,个人要缴纳养老金了,占缴费工资的8%,退休后可以累计领取139个月,没领够的可以继承;第二,交养老金后个人收入下降了,所以公务员要涨工资,等于交的那部分养老金还是由政府给出;第三,办理职业年金,单位出8%,个人掏4%;第四,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过去没交钱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我们再来看看改革之后,给企业养老金带来什么变化。人社部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55元提高到70元。相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大部分企业(国企除外)由于各种负担本来就很重,基本不会给员工购买企业年金,因此可能会形成新的隐性双轨制。 还是两个池子,空账没有做实,各算各的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整个社会养老基金的补充,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相反,国家为了做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基金,还将一次性和长期投入大笔的资金。因此,这次所谓的并轨,只是形式上的趋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会降低,仍然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企业的养老金不会马上增多,“双轨制”现象仍然存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使高收入更“合理”而已。 本次改革,并未彻底解决养老金难题,只是把转型成本推给了未来。换句话说,这次改革只是给出了未来并轨的路径,“硬骨头”只是刚刚给端到桌子上,准备开啃,双方还要在各自的轨道上跑一阵。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并轨?恐怕要等到老人都死光了,只剩新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