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需要“中国好声音”
2016-2-8 0:0:0 wondial企业营销需要“中国好声音”
企业营销需要“中国好声音” 目前,市场正处于产品工业转型的时代,这也势必导致中国企业回归产品的主业状态。只有企业看清生存根本,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营销特色,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渐行渐远。
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正火热进行,相对于第一季,其影响力大有“余音绕梁,数日不绝”的效果。不论是学员不同批次的打造,还是导师的往复轮换,无不影响“中国好声音”收视率的节节攀升。而企业营销也同样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好声音”,尤其是这档节目在运作中闪现的创新亮点,着实值得企业去思考、学习和借鉴。
模式定位“好思路”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在中国大红大紫,首先是因为在这个营销被打上“审美疲劳”的商业化社会中,它在定位和创新思路上的推陈出新抓住了很多观众及网友的心理。不以貌取人,只用声音打动人,而明星导师们选取学员的标准也一律以“好声音”为评判。与国内以往选秀节目以“恶俗、冷酷、拜金、造假”等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形式相比,它显得更贴近生活、朴实无华。每一个上台的歌手都“有故事”,凭着“用心歌唱”的理念一步步走来,观众似乎也感同身受。再者,“中国好声音”舞台也呈现了四位大师级别导师至情至性的另一面。观众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他们在转动转椅的一瞬间不加掩饰的真实情感表现,或者喜悦欢心,或者感动流泪,又或失望叹息,无不揪住每一场观众和网友的心。亿万观众的眼球,不得不被独特的创新模式吸引着。
我们再来看此刻的中国产品市场,也正随着国家各项新政的实施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将是中国产品市场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给众多企业在产品战略营销、绩效考核、市场管理、渠道规划、产品策略、品牌管理、专业化学术推广、区域销售管理、产品代表的销售技能等各个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的营销,如果一直坚持很老套的方式,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只有采取更加新颖,更加独特的模式让消费者的心理得到满足,才会使产品、服务得到关注。
如何改变过去找产品“碰到什么是什么”的打渔方式?首先,企业应该对自己具备优势、适合和准备长期发展的产品系列进行完整分类和市场地位等核心竞争力对比。通过对整个系列加以了解和比较,完善自己的产品结构,找出更具前景的新品,锁定新品信息进行定向跟踪。其次,系统地学习品类信息,这样做有助于梳理以及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系列,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产品体系,成为更专业的操盘手。
梳理整合“好产品”
倘若把“中国好声音”比作一家公司,在这家“贩卖声音”的公司里,导演应该是公司的操盘手;四位音乐导师则扮演着“产品经理”的角色,他们的“生意”是指导学员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声音。
过去“空对空”的营销已经不吃香了,营销的成功往往在于产品本身的成功。“中国好声音”从高质量选手的选拔,高质量音响的运用等,到各种媒介的传播,都体现了看点。内容上,追求音乐梦想、执着拼搏的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给更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注入了“正能量”;形式上,“椅子很忙”的漂亮转身和“擂台飙歌”的酣畅淋漓都恰到好处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阵容上,从四大导师到实力惊人的学员们,再到专业的伴奏乐队,顶级阵容联袂是观众最乐于看到的;设备上,现场顶级的音控设备、录音设备、环绕全场的巨型LED屏等等都造价不菲,这些硬件设备也是高品质节目的基础。
因此,出色的营销、出色的企业经营源于对清晰高效的 “好产品”的规划、梳理及整合。市场上的调控政策继续深化执行,一切都在变化。更多企业关注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问题,避免销售起来麻烦不断。此外,对竞争对手的关注也很重要,无论今天对自己是否构成威胁,能否挑战自己,都不能松懈警惕性。更不能忽视那些襁褓中的和待产的新军,市场一时一变,想要坐久天下,就要随时有战斗的准备,也懂得适时放弃,不做无意义的坚守。在产品配置和产品结构上,一方面是与现有的渠道和网络相对应,做自己有优势、能做精的产品,同时也可在优势领域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尽可能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系列,形成清晰的产品结构。既不盲目做自己不具备优势的领域和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也不放弃捕捉一些新兴的、跨越性的、确实能经得住推敲和考验的前沿性产品。做好产品的关键是“不做大而虚和散而杂,要做精而深和牢而稳”。
打造优化“好营销”
“中国好声音”本身的营销很成功。通过专业的团队对节目进行系统的包装,包括后续很多栏目的设置、内容的设置、新媒体手段的运用,都做得很好,第一时间让公众听到了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波又一波的悬念、热点话题爆料,电视、微博的联动,都将“好声音”打造成为一幕出色的“事件营销”。
(未完待续)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