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
2016-4-5 0:0:0 wondial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
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关键词]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审计环境
[摘要]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以及审计理论的发展现状。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内容。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相继为会计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答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对各种理论因素加以整理,指导人们更有效地开展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之下,审计理论研究却比较落后。在这方面值得称道的成果少得可怜。正如著名审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所指出的“许多人认为审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审计只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没有必要进行解释、描述、调整和论证,并最终汇总起来以形成‘理论’的行为”。[1]著名审计学家尚德尔则抱怨:在最近150年中,没有一个学术领域像审计领域这样沉寂。专家们的抱怨并非无病呻吟,他们确实道出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
新中国的审计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指导实践和预测实践。审计理论与方法来源于审计实务工作,是对审计实务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审计实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
一、关于审计理论结构若干代表观点的评介
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审计理论诸要素(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所以审计理论结构也称审计理论体系。研究审计理论结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何处人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的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它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范式的差异,导致对逻辑起点存在不同见解。理论界存在着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动因起点论、审计对象起点论、审计职能起点论、审计目标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哲学基础起点论、理论基础起点论、财务责任起点论以及目标与假设双重起点论、审计性质与目标双重起点论、环境与目标双重起点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起点论等多种不同观点。下面介绍较有影响的几种观点。
(一)审计本质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本质出发,根据审计对象、审计职能,演绎、归纳出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本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原则→审计准则。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对象、审计属性、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任务和审计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2]“离开具体的对象,客观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从属于职能)就无从产生。”[3]
由于“审计本质”纯理论性太强,因而造成按“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实务相脱节,不能正确反映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基础的审计理论研究远远超越实践,而应用性审计理论研究又远远落后于审计实务。
(二)审计假设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共同构成了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构造系统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4]审计假设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5]但是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会使审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环境失去相关性。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做出审计假设的必要性,可是审计假设一经确定,就相对保持稳定,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的影响。另外也容易导致审计理论结构内部离散。因为审计假设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而对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的假定性规定,但是审计目标却无法由审计假设推导而出。
(三)审计目标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目标→审计对象、性质→审计原则→审计准则。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6]“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7]
审计目标受审计目的与审计职能的双重制约,只反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部分因素,不能全面揭示审计目的、审计职能、审计对象等因素。从审计实践活动看,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而展开的审计理论体系难以揭示更高层次的审计理论,无法提示审计发展的真正原因,因而建立在审计目标基础上的审计理论体系也是局限的、不完整的、较低层次的。
(四)两元或多元导向型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主张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共同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8]二是主张以审计本质及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9]三是主张以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共同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10]四是主张以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三个因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11]
两元或多元导向型,看似合理,但由于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本质等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同时以两元或多元因素为起点,就如同一个人站在台阶上,两条腿一条在上、一条在下,一条要向左、一条要向右,导致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所适从。这样,还会人为破坏审计理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相关阅读
- 用友t3账套每月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账套自动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资料导出导入2019-4-23 8:0:0
- 用友t3软件怎么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软件怎样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软件数据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输出和备份区别2019-4-23 8:0:0
- 用友t6 互斥2019-4-23 8:0:0
- 用友t6 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6 备份数据2019-4-23 8:0:0
最新信息
![客户端打印凭证提示“文件已存在”,但能打印](http://yun.kuaiji66.com/zb_users/plugin/MiniTu/noimg.png)
客户端打印凭证提示“文件已存在”,但能打印 客户端打印凭证提示“文件已存在”,但能打印
问题号: | 13030 |
---|---|
解决状态: | 临时解决方案 |
软件版本: | 8.52 |
软件模块: | 总账 |
行业: | 通用 |
关键字: | 打印凭证 |
适用产品: | u85X |
问题名称: | 客户端打印凭证提示“文件已存在”,但能打印 |
问题现象: | U852客户端打印凭证提示“文件已存在”,但能打印,但设置的参数不能保存。 |
问题原因: | 环境问题 |
解决方案: | 设置用户访问权限,等均无法解决,重新安装打印机LQ-1600K,并在客户端上安装本地打印机并设为默认,打印凭证时不会提示同样问题,再将网络打印机设为默认后,打印凭证正常 |
补丁编号: | |
录入日期: | 2016-03-16 15:23:45 |
最后更新时间: |
![用友U8其他销售管理发货损耗](http://yun.kuaiji66.com/zb_users/plugin/MiniTu/noimg.png)
用友U8其他销售管理发货损耗U8其他销售管理发货损耗
U8其他-销售管理发货损耗
自动编号: | 11903 | 产品版本: | U8其他 |
产品模块: | 销售管理 | 所属行业: | 通用 |
适用产品: | U85X | 关 键 字: | 销售管理 |
问题名称: | 销售管理发货损耗 | ||
问题现象: | 销售管理系统中如果开具发货单发货数量为10吨,但开发票的时候我只按9吨的价格计算,其中1吨属于损耗(居发货时不能预计有损耗这种情况发生),而客户要求要统计出销售收入为9吨的收入是多少?而属于损耗的到底有多少?请问在U85X应该如何处理比较好。 | ||
原因分析: | 该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客户的货物发货后会有损耗,而损耗数量又不能确定,导致发货单和开发票的数量不一致。 | ||
解决方案: | 目前软件无此功能,折中方法:如果是本月即开发票,则发出10吨货物的时候,发货单填10吨,等到客户确认收到9吨的时候,在发货单上增加一行为数量为-1吨的同种货物,然后开发票;跨月的业务,可以开一张数量为1吨的退货单,然后和10吨的发货单一起开发票。月末盘存时,实际库存数量和软件系统的最后的结存数量有一定的差额,该差额(假设不存在其他损耗)即应该是发货路程中的损耗,可以按盘亏计入管理费用。客户可能会觉得路程中的损耗应计入营业费用,这仅仅是名称不同,不影响最终财务利润的计算。 温馨提示: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欢迎进入用友云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