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合同的涉税管理(下)
2016-1-23 0:0:0 wondial常见合同的涉税管理(下)
常见合同的涉税管理(下) 技术合同
目前技术市场出具的合同书有两种:一种是《技术转让合同书》,规定其适用于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专利技术转让合同、专利申请转让合同等文本的签订。另一种是《技术服务合同书》,它是“对于专项技术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业务训练签订的技术培训合同”。同样作为合同书,由于一个是技术转让项目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另一个是技术服务合同收入,包括培训、服务项目的收入等,不能享受免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区分这两部分收入。对于既有技术转让项目收入又有技术服务收入的合同,应该分别确定合同金额,否则技术转让收入将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印花税涉税合同
在实际操作中,签约当事人在能够明确计税金额的条件下,并不明确合同金额,这样不仅可以延缓纳税,也可以减少因实际金额与预定金额不符而引起的多缴税款。那些在签约时确定计税金额的合同,无论合同金额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计算纳税额并贴花。对于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所载金额与合同履行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一般按合同所载金额作为应税金额,当事人就会多负担一笔印花税款。因而在合同设计时,应充分地考虑到这种情况,确定比较合理、比较保守的金额,避免缴纳税款。除此之外,经济当事人还可以采取其他办法弥补多贴印花税票的损失,如可在合同中规定:“如果一方有过错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有过错方负责赔偿对方多缴的税款。”这样,税收负担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
根据印花税政策规定,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设项目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或者转包合同,应按照新的分包合同或者转包合同下所记载的金额再次计算应纳税额。为此,应尽量减少签订承包合同的环节,以最少的可能书立应税凭证,以达到节约部分应缴税款的目的。同样,对于应税凭证,凡是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其当事人各方均为印花税的纳税人,筹划方法就是尽量减少书立使用各种凭证的人数,使更少的人缴纳印花税,使当事人总体税负下降,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土地增值税涉税合同
土地增值税涉税合同,重要的一点就是想方设法使房地产转让收入变少,从而减少纳税人转让的增值额。分散转让收入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假如某企业拟出售其拥有的一幢房屋以及土地使用权,房屋里的各种设备安装齐全,估计市场价格是800万元,其中各种设备的价格约为100万元。如果该企业和购买者在签订合同时,将全部金额以房地产转让价格的形式在合同上体现,则增值额无疑会增加100万元。而土地增值税适用的是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相应的应纳税额也就会增大。如果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稍变通一下,将收入分散,便可节省不少税款。具体做法是,在合同上仅载明700万元房地产转让价格,同时另签订一份附属办公设备购销合同,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可以使增值额变小,从而节省应缴土地增值税税额,且由于购销合同适用0.03%的印花税税率,比产权转移书据适用的0.05%税率要低,也节省不少印花税,一举两得。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相关阅读
最新信息
- [12/03]存货总帐重算工具下载
- [05/25]T6/T3行业性质与科目分类不符工具下载
- [05/22]材料出库单制单时参照入库单可以自动带出入库单单价,因为是食品行业,所以调料上是先从调料仓调拨到现场仓,在从现场仓做材料出库单时,就不能参照的功能,也不能自动找到入库单的单价,所以客户需要是材料出库自动带出入库单的单价。有点急。
- [05/22]vtop vm-1 收银机 现在零售POS软件 顾显在扫商品的时候会显示单价 在结算的时候不会显示总价,结完账又可以显示找零金额。打了400说在这边提交一下问题,求解决中,急急急。货都订了要开业了就差这个不行。
- [05/22]为什么每次打了最新补丁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昨天晚上更新了84号补丁,现在全部不能用了!!!1-所有的业务单据,选单生成的时候都报错!!!
- [05/22]T+升级账套出错:升级超时,线程超时,请重新登录再次升级@服务社区刘佳佳 @服务社区刘小艳
- [05/22]希望T+的下个补丁能够处理下面一些需求:(1)存货中心——业务情况没有“出入库流水账”,查询比较麻烦,还有返回去 存货核算——出入库流水账 那里一个字一个字打出该存货然后查询流水账,操作麻烦,12.1(包括12.1)之前的版本也是,希望以后改进。(2)系统之间ctrl+c和ctrl+v不能好好实现,而且没有右键的复制和粘贴的,操作麻烦,希望能改进。
- [05/22]T66.1产品,1-4月份固定资产与总帐对帐正常,5月份固定资产与总帐对帐时,固定资产中原值和累计折旧均为0,服务工程发一个“t6按照折旧信息表重算fa_total”语句,执行后固定资原值数是对的了,但累计折旧仍为0,并且本月结帐后下月计提折旧后发现本月折旧与累计折旧均为同一个数(一个月的折旧)
- [05/22]固定资产披露表里的累计折旧跟总帐里的数据不符合,总是比总帐里的数据多一个月的,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 [05/22]计算工资的时候个税金额算不来,请教怎么回事,公式没设置错啊 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