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要升级 诊断必先行
2016-2-8 0:0:0 wondial企业管理要升级 诊断必先行
企业管理要升级 诊断必先行 最近国资委部署国有企业用两年的时间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克服“短板”与“瓶颈”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管理为什么要升级
管理也是生产力,有效的管理者可以把企业拥有及控制的“人、资、物”资源,通过“购、产、销”活动,运用“技、管、信”功能,将其有机地整合起来,达到“1+1>2”的目的。这就是管理的宗旨。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为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管理者的组织指挥下,可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可见“管”是“九要素”中核心。但是也要看到“企业管理”是一门颇为复杂且具整合性的学问,就实务而言,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功能”(包括营销、生产、财务、人事与研发)与“管理功能”(包括计划、组织、用人、领导与控制)。更需要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包括组织、意识、企业文化、方法策略)等决策事项。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信息的突变,企业规模扩大、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一辆自行车约100多个参数,一台电视机约有1000多个参数,一辆汽车约有1万多个参数,一枚火箭约有100多万个参数,一架航天飞船有多少参数?其中有一个参数出问题,人就回不到地球。……显然用管理生产自行车的技能去管理航天飞船制造,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的技术与功能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生产力不断地变革、发展与提高。管理变革与升级是个永恒的话题、管理升级需要变革、变革促进管理升级,管理升级后还需要变革,变革又促进管理升级……循序前进永无止境。这是管理者必须遵循主题,管理者必须坚持不断变革、不断升级、不断前进。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所经营的企业就不能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上还不能适应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与国内外错综复杂危机四伏市场竞争需要。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思想滞后,内部控制失控,众多风险丛生,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着企业效益的提高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阻碍生产转型。管理提升强化内部是摆在眉睫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二、企业为什么诊断
管理要升级诊断必先行,诊断是管理提升的基础与前提、诊断才能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和突出问题,诊断才能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短板”与“瓶颈”、诊断才能搞清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诊断才能明确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只有做好诊断、评估风险,强化内部控制,才能更有效地效配置与使用资源,企业才能做强做优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才能提升,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才能完成。
什么是企业诊断?企业诊断就是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健康状况进行测算、比较、分析与评估,并针对现状提出治理意见。有病治病、无病保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之所以诊断是由于客观形势需要。当今科技飞跃发展、人乘飞船上天,国际市场扩展、商业模式突变、网络涌入万家,基因遍地漫延、经济危机四起,货币战争不断。诚信下降、欺诈丛生、方法手段、魔术一般、层出不穷,难以应变。人的思维与行为变化万千,在这内外环境条件下,企业仍按常规经营难以为继,必须与时俱进,变革创新务实,才能生存发展。通过诊断可以发现自身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解决“短板”“瓶颈”,再上新高。
企业如同人一样,当不能适应外部市场、内部思想情况下,就会“患病”,病有大小、症有轻重,积极态度应是早发现早治疗。但是我们要明确诊断不只是找毛病,通过诊断(对比分析)还可发现企业优点,从而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企业诊断有综合诊断与分项诊断。综合诊断是对企业各个方面,如“九要素”进行诊断,寻找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及时处理;分项诊断可根据经营管理中的“短板”和“瓶颈”,某一业务或领域等有针对性诊断与治理。从而发现问题,强化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
诊断流程:①要确定诊断目标,诊断什么“病”?②确定判断“病症”标准,怎么样才算有病,病重标准是什么?企业健康标准又如何?③针对诊断目标搜集相关数据资科。④对数据资料进行验证、计算、解剖、对比、分析。⑤对取得资料或称“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出无病、有病、什么病的结论,并听取意见。⑥开出处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治理意见,通过完善业务流程、改革规章制度、健全风险库,强化内部控制。补足“短板”攻克“瓶颈”。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1+1>2”目标。这是一项利企、利民、利自己的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三、诊断企业的指标与标准
通过“吃、喝、拉、撒、睡”是否正常。血压、心跳、体温等是否正常来判断人是否健康!同样判断企业是否健康,也应根据它的生产经营活动、投入与产出比是否正常来断企业是否健康。关键是:一是用什么指标、二是指标的标准水平。
(一)用什么指标判断企业是否健康
1、判断企业目前是否健康指标
可通过 “投入与产出比 ,效率与效果比,报酬与贡献比”指标的完成状况,判断企业是否健康。这三个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运行状况。
(1)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可用下列公式反映:
投入产出比=产出(营业收入)/投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税金)×100%
该指标说明企业每耗费1元资源,为社会创造出多少有价值的资源。其比值是越高越好。
(2)效率与效果比,可用下列计算公式反映:
资产利润率=经营效率×经营效果
=(营业收入/资产总值)×(净利润/营业收入)
=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
这个指标说明经营管理者,经营企业的效率(即资产利用率)与效果(即资产利润率)。它说明了生产者或服务者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或投资者)创造了多少剩余价值。创造越多,国家的经济能力越强,国库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惠民、强国、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这是强国的根本、壮大根基。所以该指标越高越好。
①如果是国有企业,说明你企业占用这么多资产,为社会创造了多少剩余价值(净利润
②如果您是股份制企业,说明你为股东创造了多少剩余价值。
③如果你是民营企业,说明你为投资者创造了多少剩余价值。
但不管归谁,它都是国家的资源,国民经济物质基础。
(3)报酬贡献比。报酬指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奖金、福利等报酬。贡献指职工为企业创造净产值或称附加价值。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报酬贡献比=(净产值/职工报酬)
如果该净产值与职工报酬被职工人数去除,就说明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平均每位职工创造的净产值,与每一职工获得的工资报酬。当然这个指标总的来看是越高越好。但就某些行业来说,应有个限度,在同一行业内和企业内可以比,但非同一行业其可比性就差些。
除上述三项指标外,更具体的可用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制定,按年公布的5个方面28项经济指标及其标准值,以及国际18个行业的20个经济指标及其标准值。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企业的健康状况。
2、判断企业长期是否健康的指标有
可通过“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层面进行诊断。
(1)近三年的经营业绩状况。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安全生产等指标,近几年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
(2)公司管理机制状况。如公司治理、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及管理基础等是否健全,是否简明易懂适合实际,及其执行力度。
(3)风险管控状况。风险管控机制是否健全、公司重大风险是否明确、控制责任是否落实,各层级风险控制库是否完善有效。
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诊断,可还企业的健康程度与状况。
(二)判断企业是否健康标准
标准可采用三种类型:
(l)社会标准,如净资产利润率应是定期存款利率加一定比率风险率。国债利率。
(2)行业标准,可采用国务院国资委考核评价局按年公布的各行业、各种类型(大、中、小),标准(优、良、中、差、较差)值。
(3)企业标准,企业制定标准值。
还有国际标准值,如国务院国资委按年公布的l8个行业20个指标的优、良、中、差、较差值的国际水平。
关于长期健康状况,可采用赋值(50、30、20)及评估打分方法,计算出分值,从而判定其健康状况。
四、怎样对企业进行诊断
中医是“望、闻、问、切”,企业诊断用“看、问、查、比、断”,从而确定企业所得的“病症”状况。
看,看各项经济指标近几年的完成情况,特别是当年,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完善,执行力度如何、看管理基础工作,看企业重大决策机制: 劳动考核奖惩制,职工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特别关注职工责任感、事业心、创造精神等。
问,问领导、问员工,问过去、问现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风险管控性、重大发明及变革,以及发生过的重大事故,重大违规事项,原因等
查, 查表、查账、查数字的真实性:查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查定额科学性及执行度,查资产的真实性,查有些什么制度、执行如何,审核制度应从:简明易懂、先进适用、促二效提高。查过程中要进行计算,算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组合、分类,计算分析注意选择好指标,重点要查出管理中存在“短板”与“瓶颈”。管理薄弱环节。
比,比什么?以经济指标为主。比经营效率:如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比经营效果,指标有: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营业收入比。劳动报酬贡献率,成本计划完成情况、预算完成情况、节能减排等。怎么比,与企业过去实际比,与计划比、与同行比、与国际水平比。通过比较揭示差距,找动因,如一个100座位餐厅人员配备,国外一般是4、1、2,共7人,我们20多人。
断,通过看、问、查、比后,就要断定是什“病”,应该用什么药治疗。
诊断结果。最终结果分别采用:
(l)综合判断。即通过诊断得出优、良、中、差、较差,结果。应运用赋值(50、30、20)综合法,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企业的“健康状况”;
(2)分项判断,从不同方面判断,如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从而了解企业在那些方面存在不足,在那些方面较为优胜。找出“短板”与“瓶颈”,扬长避短,企业便健康发展。
五、诊断应关注问题
诊断者可由内部人员担任,也可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内部人员在检查诊断时:
首先,要坚持客观公正态度,根据实际数据诊断,评判自己的企业,得出正确结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治疗,否则就会头疼冶脚,我有病、您吃药,花钱不少难见成效。
其次,避免偏颇判断,不要爱面子看人下“菜碟”、欺软怕硬,对某些部门只讲成绩少谈甚致不谈问题,恐怕影响获得光荣称号;对另一些部门却做出相反地对待。这种背离客观实际的做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领导重视全体动员,企业诊断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诊断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触及到企业的“癌症”,腐败己成为某些企业的“顽症”,根深蒂固长期存在,盘根错节非常复杂,领导不下决心自我诊治,神医也无能为力。
职工群众最了解企业实际,哪里有病、何处建康,他们最清楚。只有依靠广大群众,深入调查听取意见,才能找准关键病症,治疗才能有效,管理才能得到改进与提高。
第四,要切记“讳疾忌医”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不求实效,这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小病早治,小病不及时治疗,往往酿成大病,对企业发展选成影响;
第五,有注重选好“大夫”,企业诊断大夫至关重要。同样“病”,不同大夫可能得出不同结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效果也不相同。
第六,应该明白,企业诊断不是一劳永逸。随着科技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变化、人员变化等,新的管理弊病会不断发生,管理必须不断升级,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
要想掌握企业诊断方法,请参考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企业全面诊断实务》,该书详细列举了企业各种“病症”,表现,还介绍了如何诊断的具体方法与标准。内容新颖方法适用,举例丰富。
本文作者高立法任教于北京科技大学、财会信报社副主编,杜泰斌任教于清华大学。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相关阅读
-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电算化审计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帐套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数据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备份账套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导入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导出总账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导出账套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年度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t3怎么恢复备份2019-4-23 8:0:0
最新信息
用友U8其他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完工数量不能为零U8其他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完工数量不能为零
U8其他-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完工数量不能为零
自动编号: | 3686 | 产品版本: | U8其他 |
产品模块: | 成本管理 | 所属行业: | 通用 |
适用产品: | 通用 | 关 键 字: | 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完工数量不能为零 |
问题名称: | 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完工数量不能为零 | ||
问题现象: | [成本中心[三B车间]下的产品[94182A00110]工序行号为30、订单号为N101579、订单行号为27、BOM版本号为1、自由项为PU4907无光闪光灰/白银鹰眼花]的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完工数量不能为零! | ||
原因分析: | 成本核算到工序,当月产品已走到了总工序的第三个工序,剩下两个工序在下个月移转完.当月费用需要分摊时,如果生产订单被关闭,就无法分摊. | ||
解决方案: | 打开生产订单 温馨提示: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欢迎进入用友云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