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分析中蕴含的财务操纵信号
2016-1-25 0:0:0 wondial财报分析中蕴含的财务操纵信号
财报分析中蕴含的财务操纵信号 财务操纵的主要目的是虚增或平滑业绩,以及美化现金流量。除非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设计极为缜密的系统舞弊,一般的财务操纵都会在财务报表上留下或多或少的异常信息,而这些异常信息正是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财务操纵的信号。
IPO公司财务报表中科目中主要存在的财务操纵信号如下:
1、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且增长幅度超过同期收入增长,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水平,或者呈现下降趋势。以上信息往往预示着两种操纵可能,一是公司可能临时放宽了信用政策,短期内促进了收入增加;二是公司可能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或虚构收入的情况。
2、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大幅增长,尤其是预付工程款或预付专利或非专利技术的采购款的不合理增长,则可能存在通过预付款流出资金,最终以流出资金虚增利润的情况。
3、存货
存货,尤其是数量和价值不易确定的存货大幅增长,且增长幅度超过同期成本增长,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水平,或者呈现下降趋势,往往预示着几种操纵可能,一是可能是通过虚构存货采购流出资金,最终用以虚增利润;二是通过虚减生产中的单耗,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并虚增产品数量,并最终形成虚构利润;三是存货积压,应提但未计提大量的跌价准备而形成利润虚计。
4、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由于往往具有总造价高、工程进度难以确定,以及实际造价难以计量的特点,是虚计利润的一个常见隐藏科目。在建工程大幅增加,尤其是和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规划不相适应的持续增加,往往预示着两种操纵可能,一是通过在建工程的采购将资金转出,并最终形成虚构利润;二是将应予当期费用化的支出包装成在建工程成本。
5、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采购,主要指外购专利或非专利技术等的采购,具有交易无实物形态,作价公允性不容易确定,外购后使用情况不容易确认的特点,是虚计利润的一个常见隐藏科目。外购技术大幅增加,尤其是与目前生产经营相关性不强的外购技术的持续增加,往往预示着通过外购无形资产将资金转出,并最终形成虚构利润。
6、商誉
根据会计准则,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收购才会形成商誉。由于商誉不用摊销而只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其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往往难以确定,故是虚计利润的一个常见隐藏科目。商誉的金额取决于收购价与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而被收购方账面未予记载的无形资产是否确认为可辨认净资产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影响巨大,未予记载的无形资产是否应确认的关键则是其是否可单独区分并可单独计量。确认的无形资产通常需要在收购后分期摊销,故在同样的条件下,确认的未予记载的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越高,确认的商誉价值越小,由于无形资产需要摊销故对收购后利润的影响超大。
商誉大幅度增加,甚至收购价格大部分形成了商誉,往往预示着两种可能,一是通过与出售方串通提高收购价,将虚高的资金转出并用以虚构利润;二是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过低,尤其是故意不确认或压低确认并购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以通过不摊销或少摊销来虚增利润。
7、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而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涉及到较多的会计估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虚计常见于对可抵扣亏损未来是否可以得到弥补的估计,一般理解,确认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会计方法上较为激进,常常属于一种业绩粉饰行为。
8、应付职工薪酬
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的预提,尤其是年终奖金、效益奖金等非固定工资的预提来调节利润是常见的方法。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在各年末波动很大,各年度计提金额差异较大,但工资实际发放金额差异不大的情况,往往预示着通过应付工资的随意预提来平滑业绩。
9、业务收入
报告期内存在异常收入,异常收入又经常是以大幅提升特定期间的业绩的高毛利收入,则往往预示着收入操纵。异常收入的特征包括:一是偶发性,包括偶发的交易模式、偶发的产品、偶发的客户等;二是交易标的不具备实物形态或对交易对手而言不具有合理用途,比如,销售软件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收入;三是交易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市场价格。
10、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取决于不同产品的销售结构和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毛利率取决于单位售价和单位成本,单位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费用成本,其中材料成本往往占比较大,材料成本受制于原料单耗水平和原料单位成本两个因素。毛利率异常,可以细分为销售结构异常、单位售价异常、原料单位成本异常和原料单耗水平异常,是否存在异常,主要是以不同期间相关指标的连续对照、同行业之间的毛利比较、单位售价或单位采购价与市场价格的比较等进行判断。无法合理解释的毛利率异常,通常代表可能存在财务操纵。
11、期间费用率
期间费用率,主要是指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不同行业的费用率水平不同,但同行业之间通常存在可比性。如果期间费用率低于同行业水平,或者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往往预示着可能存在财务操纵。
有些费用项目,与收入存在线性关系,比如销售收入与运输费;销售收入与销售佣金,出口收入与海关费用等。如果相关费用项目与收入不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往往预示着可能存在财务操纵。
12、经营性现金流量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或与净利润严重背离,往往预示着可能存在业绩操纵;经营性现金流量在最后一个年度突然大幅提升,则可能预示着最后一年通过加速收款和推迟付款来粉饰现金流量;经营性现金流量持续优于同行业水平,但同时投资性现金流量持续为大额负数,则可能存在配合收入舞弊,现金先包装成投资性现金流出再包装成经营性现金流流入的情况。
财务报表科目存在异常信号,并不代表IPO公司一定存在财务操纵,但在审核过程中肯定属于重点关注的事项。故IPO公司财务报表如果存在异常信息,应结合经营模式的特点、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背景、产能利用率和产销量等非财务信息进行可靠的综合分析,才能最终摆脱财务操纵的嫌疑。上市审核中对财务操纵的“零容忍”很低,如果重要的财务异常信息无法解释清楚的,实际上是很难通过发行审核的。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相关阅读
- 浅议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2019-4-23 8:0:0
- 用友u8怎么导出报表2019-4-23 8:0:0
- 用友u8怎么导出数据2019-4-23 8:0:0
- 用友u8怎么清除异常2019-4-23 8:0:0
- 用友u8怎么自动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u8怎样备份2019-4-23 8:0:0
- 用友u8怎样备份数据2019-4-23 8:0:0
- 用友u8怎样备份账套2019-4-23 8:0:0
- 用友u8总账导出2019-4-23 8:0:0
- 用友u8总账批量导出2019-4-23 8:0:0
最新信息
![U6普及版3.1单据明细账的日期和金额错误](http://yun.kuaiji66.com/zb_users/plugin/MiniTu/noimg.png)
U6普及版3.1单据明细账的日期和金额错误U6普及版3.1单据明细账的日期和金额错误
U6普及版3.1-单据明细账的日期和金额错误
自动编号: | 19530 | 产品版本: | U6普及版3.1 |
产品模块: | 采购管理 | 所属行业: | 通用 |
适用产品: | 810 | 关 键 字: | |
问题名称: | 单据明细账的日期和金额错误 | ||
问题现象: | 采购发票:2008030002 (制单时间3月7号)和2008030086(制单时间3月31号) 在采购明细帐里查到的时间变成了6月38日,金额也不对! 在明细帐中点出问题的明细调出对应的采购发票(采购发票显示正常) | ||
原因分析: | 此问题一般是数据库没有打SP4补丁造成的! | ||
解决方案: | 此问题一般是数据库没有打SP4补丁造成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欢迎进入用友云基地。 |
![要准确理解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http://yun.kuaiji66.com/zb_users/plugin/MiniTu/noimg.png)
要准确理解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要准确理解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某大型餐饮企业以前一直采用储值卡销售的经营方式,即客户在消费前可以提前用现金购买企业一定金额的储值卡,在实际消费时直接刷卡付款。该餐饮企业也一直将销售储值卡收到现金的当期作为义务发生时间,申报缴纳营业税。 2009年3月,为该餐饮企业从事代理的发现这一情况后,根据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为该企业设计了如下筹划方案:该餐饮企业在销售储值卡的同时,与购买方签订餐饮服务提供合同,在合同中不约定付款日期。这样,该餐饮企业销售储值卡取得的现金收入就可以在购买方将储值卡金额全部消费完毕后再确认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从而推迟纳税。 注册税务师的筹划理由如下:该餐饮企业销售储值卡时取得的现金收入属于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前取得的收入,取得的当时是不需要申报缴纳营业税的。同时,由于该餐饮企业销售储值卡的同时和购买方签订了餐饮服务合同,且服务合同没有约定付款日期,餐饮企业可以在应税行为完成当天纳税,即购买方将储值卡金额消费完的当期,餐饮企业才需就储值卡的全部金额申报缴纳营业税。 为谨慎起见,该餐饮企业财务经理就该筹划方案咨询了当地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给予了否定的答复。 这起看似简单的失败筹划案例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理解《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具体规定。 2009年1月1日以前,该餐饮企业在销售储值卡收到现金的当期就申报缴纳营业税,这样处理是存在问题的。由于该餐饮企业销售储值卡收到现金时,并没有提供餐饮服务,属于预收款。根据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规定,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商誉时,向对方收取的预收性质的价款(包括预收款、预付款、预存费用、预收定金等,下同),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按照财务的规定,该项预收性质的价款被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准。因此,2009年以前,该餐饮企业应在购买方每次消费后刷卡时分次确认收入申报缴纳营业税。 自2009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作出了明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二条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条例第十二条所称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这里有3个关键时间点需要注意,即合同签订日、应税行为开始提供日、应税行为完成日。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在合同签订日之前,纳税人收取的款项是不需要缴纳营业税的,因为此时营业税应税行为尚未成立。比如,房屋租赁方在和租户签订租赁合同前,收取的客户看房押金;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和客户签订售房合同前,收取客户的订金、诚意金等。 第二,在合同签订日至应税行为开始提供日这段期间,纳税人收取的款项,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也就是指除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所列举的特殊项目外),也不需要申报缴纳营业税。因为这些款项不属于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收取的,而是应税行为发生前收取的。但是,对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建筑业、租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和销售不动产项目,纳税人在合同签订日至劳务开始提供日期间收取的款项属于预收款,应按细则规定以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比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77号)曾明确,建筑业“预收工程价款”是指工程项目尚未开工时收到的款项。实际上,177号文件所说的建筑业预售工程价款就是我们这儿所定义的在合同签订日后到应税行为开始提供日期间收到的款项。177号文件规定建筑业预收工程价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工程开工后,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工程形象进度按月确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而目前新营业税条例实施细则二十五条规定建筑业按预收款时间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第三,在应税行为开始提供日至应税行为完成日这段期间,只要纳税人收到了款项就属于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提供营业税应税行为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此时,不管是否有合同以及合同如何约定,纳税义务均已发生。如果在这期间纳税人没有收到任何价款,但是双方有合同且合同约定付款日期了,则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没有合同或合同没有约定付款日期,按应税行为提供完成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案例中,虽然该餐饮企业和购卡方签订了餐饮服务合同,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时间,但是该餐饮企业在销售储值卡时已经预先收到了后期提供餐饮劳务的款项。在售卡时,应税劳务还未提供,且餐饮服务不在《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特殊规定之内,按细则规定此时不需要缴纳营业税。但是,当购卡方第一次刷卡消费后,该餐饮企业就已经根据合同规定在为购卡方提供餐饮劳务了。此时,其售卡取得的收入应属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纳税人在应税行为发生过程收到的款项。因此,该餐饮企业销售储值卡取得的收入应在购卡方第一次刷卡消费时全部确认为营业税应入,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不能等到整个合同履行完毕后才就售卡金额申报纳税。 如果购卡方在未消费完前退卡,该餐饮企业可根据财税〔2003〕16号文件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申请退还已缴税款,也可以从纳税人以后的营业额中减除。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但是,该规定暗含了一个条件,即营业税应税行为提供方已经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了合同义务。如果纳税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没有按合同约定履行规定的劳务量的,合同双方应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前及时签订补充合同进行说明,重新约定付款日期和金额,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税收负担。